工業行業協會近日公布的前三季度全國船舶工業經濟運行情況顯示, 一家大型造船企業的人士表述。船廠目前的主要工作是完成前兩年“造船熱”時接下的訂單,今年新銜接船舶訂單量同比下降了4成,后續生存狀態堪憂。
船舶工業漫長的結構調整期才剛剛開始。造船行業人士預計,2013年行業將集體陷入谷底。其中,中小型船廠在訂單、融資方面的境遇不容樂觀,局部企業或將退出市場。另一方面,規模實力較強的龍頭企業則有望實現由量轉質的突破,例如偏重于低碳船舶、特種船型的研發建造。
新訂單同比下降42.8%
過去數月,記者從數家造船企業了解到目前的開工情況比較正常,不少船廠的工作量已經安排至明年年底,不過基本都在吃老本”
新接訂單方面,上半年一個訂單都沒有,或者訂單半路被搶走的例子并不少見。一家中型船企的負責人告訴記者,訂單任務越來越不好做。該廠的外籍船東對造船進行全程監督,平時作息和船廠員工完全一致。
自從航運業運價水平逐步降低后,這位負責人感覺到外籍船東對船廠工作明顯挑剔了許多。
為防止節外生枝,船廠基本以息事寧人的態度處置問題,妥協結果無非是降低總價或者延遲訂金的收取時間。即便如此,還是有個別訂單遭取消或者被要求推遲交付。
另據舟山市船舶行業人士告訴記者,由于航運業運價水平較低,船東都盡量壓縮開支。今年,舟山當地的船舶修理、船舶配件廠一致覺得“大修變小修”情況明顯增多。
近日發布的全國前三季度船舶運行宏觀數據對上述微觀感受給予了證明。1-9月,全國造船完工量5101萬載重噸,同比增長18.3%與之相對應的截至9月底,全國手持船舶訂單量16886萬載重噸,比上年同期下降13.8%比2010年底下降14.5%新銜接船舶訂單僅2902萬載重噸,同比下降42.8%
一系列數據標明造船行業今年的運行全靠“吃老本”而且依照目前的完工速度和新接訂單數來推算,大部分船廠很可能在2013-2014年間面臨坐吃山空的窘境。
調整期里謀轉型
接不到新訂單的同時,船舶工業實現利潤增幅也出現回落。數據顯示,1-8月份船舶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28億元,同比增長24.5%增幅下降8.2個百分點。1-8月份,船舶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7.5%同比下降2.1%與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相比,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總額增幅分別低于全國工業平均水平4.6和3.7個百分點。
船舶經紀人以及船東行業協會的人士告訴記者,受到世界經濟衰退以及運力嚴重過剩的雙重沖擊,造船工業現在已經進入了調整期,未來幾年遭遇的困境將比現在更嚴重。
外界有觀點認為造船企業不注重研發創新,拼命壓低價格獲取訂單。事實上,造船行業是資金、勞動力密集型行業,依目前的形勢來看,資金實力、銀行信貸支持有限的中小型船廠連手中的訂單甚至都無法按約完成,預計未來訂單將進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