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升格為全球“第一大”中國工程機械市場,
整個行業彌漫著迷茫的情緒。黃金時代戛然而止,還是瘋狂增長回歸理性?旁觀者清的行業專家如何預判走勢,身處其中的企業們又如何面對變化、規劃未來?
日前,國內外工程機械領域的巨頭和多位業界人士就行業發展形勢、產業轉型走向、經濟復蘇前景等問題進行了研討與交鋒。
目前,中國工程機械市場正處于高速生長期,盡管期間可能會出現一些市場波動,但未來10年甚至更長時間,這種高速發展勢頭不會發生改變。
隨著越來越多國外企業的進入、外鄉企業的崛起,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競爭愈發白熱化。為了搶占更多份額,很多企業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攻市場上。激烈的競爭下,為了保證銷量規模繼續增長,企業開始在營銷、尤其是促銷上大做文章。特別是以起重機挖掘機等為代表的細分領域,2011年以來,價格競爭愈發激烈,零首付、變相降價等手段被頻繁使用。短期內,這可以帶動銷量,但是久遠看來,這種惡性競爭會損害和透支企業的臨時發展,給企業帶來極大風險,也會降低用戶進入的門檻,擾亂施工市場的秩序。這是整個行業不愿看到也是必需防止的
中國的企業都是依靠著中國基礎設施擴大和國家經濟建設快速發展而成長起來的這是一塊肥沃的土壤。
從今年4月以來,工程機械大部分產品逐月回落,感覺這種回落和國家的經濟調控是有關系的也是正常的因為中國的工程機械市場確實經歷了一個非常火爆、忙于生產和交貨的時代。這個時代當中,企業有產品就行,存在低水平的產能過剩,對管理創新、技術創新、市場創新、人才培養等卻有所忽略。
同樣,這個市場回歸理性發展的時候,作為制造企業,就應該去除浮躁的心態,抓住時機很好地研究客戶的需求、市場的需求,加速技術創新和國際化步伐。希望中國的企業在營銷時,關注財務的戰略性和安全性,使市場上有一個良性的競爭環境,保證整個行業的平安和可持續發展。
雖然保證性住房建設、水利建設以及城鎮化率提高的進程中,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存在動力與活力,但終究需求已經開始放緩,整個行業面對的突出問題是產能急劇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