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繼續加大金融的支持力度, 民族內地地區的長治久安和共同富裕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為促進民族內地地區社會經濟的跨越式發展。繼續堅持西藏等地區金融機構的優惠貸款利率和利差補貼等政策。加大政策性金融投資力度,繼續擴大專項投資規模,著重向民生、社會事業、農牧業、邊貿等領域傾斜。鼓勵各類金融機構在西藏、新疆等民族內地地區設立分支機構或服務網點。積極探索開展人民幣跨境業務,不時推進西部地區開發開放戰略。
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10年來, 西部大開發與金融業的發展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回顧10年的西部大開發歷程。西部各省(市、區)抓住機遇,充分發掘自身潛在優勢,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2000年至2009年,西部地區生產總值從1.67萬億元增加到6.69萬億元,年均增長11.9%高于全國同期增速;地區生產總值在全國的比重從17.1%上升至18.5%此期間,西部地區建成一大批交通、水利、能源及化工等重大項目,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發展條件明顯改善,尤其是成渝、關中、北部灣等重點經濟區日益成為引領和帶動西部大開發的戰略高地。與此同時,西部的教育、醫療、文化、就業和社會保證事業全面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時提高。2009年,西部地區城鄉居民收入分別是10年前的2.7倍和2.3倍,貧困人口比10年前減少近60%西部大開發為實現我國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金融業在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從貨幣信貸政策來看,人民銀行綜合運用貨幣政策工具和信貸指導政策,增加西部地區再貸款(再貼現)限額,并對西部民族地區實行優惠的貨幣信貸政策,較好地滿足了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保項目、特色優勢產業和民族區域經濟發展中的資金需求,為加快西部區域經濟發展和改善民生發揮了積極作用。從金融產業發展來看,隨著國有商業銀行的股改上市、中小型金融機構發展壯大、外資金融機構的積極引入,以及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設立,西部金融產業發展的微觀基礎不時夯實,對西部的信貸投放力度日趨加強。與此同時,西部地區證券平安業迅速發展,使企業融資渠道日益拓寬,融資結構趨于優化。從金融產品與服務創新來看,西部地區不時探索,涌現出了不少金融創新產品,有力支持了區域經濟發展。如成都市周邊地區積極探索的經濟林木、花卉擔保等融資模式,尤其是2007年《物權法》出臺以后,應收賬款、存貨、牲畜活物等動產擔保創新,全國首批消費信貸公司也花落成都,這些都極大地緩解了貸款難、難貸款”等臨時困擾農村經濟、民營經濟發展的難題。從金融基礎設施建設來看,10年來,西部地區加快現代化支付系統和信用體系建設步伐,促進了資金融通效率的提高。
展望未來。受國際金融危機沖擊影響, 回首過去。當前的國際國內環境仍處于深刻的變化之中,國經濟實現平穩較快發展還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從西部的情況來看,經濟基礎單薄,與東部地區發展水平差別仍然較大,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任務更為艱巨。最近召開的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指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國經濟社會領域的一場深刻變革,必需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而擴大內需、改善民生、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內容。西部地區具有巨大的市場需求和發展潛力,進一步推進西部大開發,不只是國擴大內需的肯定要求,也是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最終實現容納性增長的戰略方向。
也是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的關鍵時期。新的時代背景下, 十二五”時期是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西部大開發對金融資源配置的優化、金融服務的延伸提出了新的要求。為更好地發揮金融在推動西部大開發中的重要作用,應進一步健全金融運行機制,加快金融創新步伐,提升金融服務水平。
支持重點區域和特色優勢產業發展 一)圍繞突出重點和優勢帶動發展原則。
金融機構應掌握西部大開發中梯級推進的發展格局, 要承擔起支持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使命。突出重點和優勢,支持重點區域和特色產業的發展。一是要重點支持成渝、關中、北部灣經濟區,將這三大區域建設成為中國未來經濟發展的新的增長極,并帶動和輻射西部更廣大市場的開發開放。二是充分發揮西部特有的資源稟賦和產業優勢,加大對能源電力、有色金屬、裝備制造和農產品加工等特色優勢產業的支持力度,進一步促進西部地區產業升級。三是提高重大項目和重點產業的金融服務水平,從國計民生的高度,積極推動重點企業開展自主創新和結構調整,增強西部區域經濟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進一步發揮金融在促進經濟結構調整中的積極作用 二)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契機。
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升級中往往離不開金融創新的巨大引導作用。為此, 全球經濟發展的歷史標明。一是將銜接產業轉移與產業升級有機結合,進一步加大對循環經濟、環境維護和節能減排技術改造等承接項目的支持力度,對不符合產業政策的環保政策的企業和項目進行限制和控制,實現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二是充分發揮以“碳金融”為核心的金融杠桿作用,借助金融風險管理技術和市場機制,將環境風險融入金融風險,實現企業發展環境利息內部化。
滿足西部統籌城鄉發展中多層次的金融需求 三)以完善金融組織體系為重點。
需要進一步完善城鄉金融組織體系, 西部各省區的金融需求具有多層次特征。滿足西部經濟發展中不同層次并且動態變化的金融需求。一是加強金融市場的基礎設施建設,提高中小金融機構和農村地區金融交易水平,為城鄉金融市場的一體化和服務體系的多元化提供支持。二是推動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通過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在證券交易市場上市,探索運用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企業債、股權投資基金等形式,拓寬融資渠道,形成適宜的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比例。三是繼續深化農村金融改革,建立健全適應“三農”和縣域經濟特點的多層次、廣覆蓋、可持續的農村金融體系,滿足農村地區不同層次的金融需求。
繼續加大金融支持民族內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力度 四)以“向西開放戰略”為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