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企業品牌精華的濃縮和提煉, 集群品牌是產業核心競爭力的體現。產業集群的形成和升級一般需要經歷集中辦企業、產業鏈、集群品牌等階段。集群品牌是產業集群發展的高級階段。產業核心競爭力的體現。產品同質、供過于求的競爭時代,品牌是產品的生命、企業的生命,集群品牌的構建與管理是提升產業競爭力的肯定選擇。
當今的廚衛行業已經過多年的發展達到一個比較成熟的階段, 產業集群或地區產業鏈的形態。目前通過中國五金制品協會正式授牌的產業基地全國就有37家。今年9月舉行的中國國際櫥柜、廚房衛浴產品與技術博覽會上,可以看到中國廚衛五金產業的集群化進入到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集群品牌。各產業基地不只是以組團的簡單形式參展,而是打出了集群品牌的整體形象,例如參展的小欖智造”臺灣水五金專業聯盟T.A .P等集群品牌都廣受矚目。
集群品牌≠產業集群
首先我來看一下集群品牌與產業鏈、產業基地有何不同的涵義:
機構自發或者規劃籌辦的富于規劃的且具有產業集群效應的經濟體。產業基地因產業屬性而異, 產業基地是由政府或者民間組織。規模不一,并表示出多元化特征。
并依據特定的邏輯關系和時空布局關系客觀形成的鏈條式關聯關系形態。產業鏈著眼發揮區域比較優勢, 產業鏈是各個產業部門之間基于一定的技術經濟關聯。借助區域市場協調地區間專業化分工和多維性需求的矛盾,以產業合作作為實現形式和內容的區域合作載體。產業鏈的實質是用于描述一個具有某種內在聯系的企業群結構,一個相對宏觀的概念,存在兩維屬性:結構屬性和價值屬性。產業鏈中大量存在著上下游關系和相互價值的交換,上游環節向下游環節輸送產品或服務,下游環節向上游環節反饋信息。
空間上集聚, 產業集群是同一產業或相近產業的一批企業和相關機構等行為主體組成的群體。并形成強勁、繼續競爭優勢的現象。產業集群最大的效果在于產生了集聚效應,共享了資源、降低了交易本錢、加強了營銷優勢、提高了創新能力。
集群品牌應該是集群內企業擁有統一的理念、行為和視覺形象識別系統, 而集群品牌就是把集群整體作為一個品牌來管理經營。并按照一定的組織和規劃進行統一的品牌經營。幼稚的集群品牌,現代產業集群的一個重要標志。
彰顯企業和區域經濟與文化特色, 其品牌名稱由地名和當地特色產業結合組成。又稱“產業集群品牌”區域品牌”集體品牌”等。具有區域性和品牌效應這兩個特性。區域性指集群品牌一般限定在一個區域或者一個城市的范圍內,帶有很強的地域特色。品牌效應指集群品牌往往代表一個地方產業或產品的形象。
比單個企業品牌更形象、直接, 集群品牌有別于企業品牌。集群品牌是將特定行業與某一地理或行政區域聯系在一起。品牌效應更持久。另外,集群品牌對于集群內企業來說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質,集群內企業共同的無形資產,集群品牌一旦發生,集群內任何企業都會享受到集群品牌給它帶來的利益。
該共同品牌目前吸收了來自臺灣彰化地區的13家衛浴五金企業。只要是T.A .P成員, 據T.A .P發言人趙志言介紹。都是經過嚴格篩選的合作伙伴,大家在促進臺灣水五金產業發展的共同理念下結成同盟,通過在不同研發方向和產品層次上的專業化發展,為國際買家提供“精致”和“彈性”產品需求。其次,T.A .P要求每一個成員企業具有穩定的技術水平,能夠始終將產品質量維持在一定的規范。對國際買家來說,與T.A .P直接合作,免去中間貿易商的環節,不只能在T.A .P最完整的供應商體系中找到最合適的合作伙伴,使雙方均能達成利益最大化,更能有效率的完成產品設計開發、或是產品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