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運”只是我國現實中的交通難題。其實,在虛擬的信息化網絡上,何嘗不是如此呢?對于某些企業、網吧、大型小區等大流量的網絡用戶,數據傳輸遲緩甚至擁堵,網絡性能急速下降,這是經常遇到的問題。在新的虎年來臨之際,俠諾倡導將現有路由器有需求性的、逐步的升級為MIPS多核CPU,這不但可以大幅提升用戶當前的網絡性能,從長遠角度看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突顯出節省成本的效益。
因此,我們可以大膽的預測,具備雙核CPU的路由器設備將成為虎年及未來幾年網絡設備市場的一大流行特色。
效能瓶頸突顯了CPU升級的必要性
進入2000年以來,一般計算機的CPU從奔騰、賽揚、酷睿雙核一直到今天的酷睿i系列,其性能可以說是經歷了N級臺階的跳躍。但同樣是與信息化應用密切相關的網絡設備,尤其是作為內外網數據轉發核心的路由器CPU性能,近10年來卻沒有標志性的變革。
新一代被普通應用的寬帶多WAN路由器中,由于提供更多先進的功能,需要更多復雜的運算能力,CPU的性能直接決定著產品的硬件性能。目前,市場上應用最為廣泛的企業級寬帶路由器,CPU一般采用的是Intel IXP系列單核產品,對于傳統的數據處理及其他任務,它可以說足以勝任。但是,網絡環境變得日益復雜、大帶寬升級、應用層次的多樣化、網絡安全領域的挑戰等等新變化,都會使其綜合性能遭遇捉襟見肘的局面。
企業的各種傳統業務越來越多的遷移到網絡上,并與同樣越來越多的應用相融合。這種趨勢引發了其他方面的整合需求:安全、 QoS保證、應用的識別與管理、網絡行為的管理等等,這種整合在中小企業的路由器上表現的尤為突出。當進行單一應用時,傳統路由器的性能已經完全能夠滿足企業網的需求。但是一旦同時啟動多種特性應用時,其性能會大幅下降,在某些情況下甚至下降到原來的10%,這將嚴重影響網絡的服務質量保障。對于網吧環境的龐大流量應用而言,同樣如此。
其次是應用功能的細膩化挑戰。隨著企業應用范圍的不斷擴展,內外網原本清晰的界限已經變得非常模糊,特別是隨著SNS和移動辦公的高度發展,其語音、數據、視頻等各種各樣的應用也已經融合在一起,這時候為了確保企業網絡關鍵資源的優先性,流量的可視性必不可少。精確而廣泛的識別,可以讓網管通過應用優化和加速技術來配置網絡應用性能,實現流量控制和關鍵應用質量保障,優化帶寬資源,降低安全風險,從而全面提升網絡價值。更大的挑戰是,這種應用的可視性不僅僅是區分或者限制P2P流量等簡單粗暴的控制方式,而是更為細膩的分析出哪些 P2P流量是重要的,哪些P2P流量是可屏蔽的。顯然,上述所有這些應用調整QoS的做法將耗費大量的CPU資源。
第三是安全帶來的挑戰。IPS / IDS攻擊防護,已經不僅僅是“御敵于國門之外”,新的安全趨勢讓其成為路由器的核心業務能力之一,面對千變萬化層出不窮的安全威脅,路由器不得不花費大量的CPU資源對各種應用的安全深入分析和應對防護。
所有的這些現狀,都指向了CPU效能瓶頸。因此,路由器CPU的效能突破,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