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證綜指的一路下滑引來“國家隊”匯金的再次出手。4月6日工商銀行[4.36 0.00% 股吧 研報]和中國銀行[3.06 0.33% 股吧 研報]發布的公告表明,中央匯金一季度再度增持兩家銀行股份。按照工行、中行一季度的加權均價統計,此次增持共動用資金約4.7億元。當日滬市收盤至2306.55點,漲幅為0.19%,成交金額688.63億元。
實際上,從2011年10月10日起,為維護市場穩定,舒緩四大行資本金壓力,“國家隊”中央匯金公司就開始了第三輪增持四大行的計劃。《華夏時報》記者根據年報數據以及一季度公告統計,截至目前,匯金第三輪增持計劃已耗資約23億元,這就是為市場注射強心劑的用量。
但問題是,匯金增持銀行股對市場的刺激作用愈發減弱。如今投資者將匯金增持銀行股的消息視作反向指標。
在4月6日工行、中行發公告的當天,滬深兩市共流出資金0.78億元,資金由流入轉向流出。隨后直到4月10日,據STCN資金流向快報數據顯示,連續3個交易日均為資金凈流出,共計96.7億元。記者采訪的多位人士看來,維穩意義越來越大于其實際意義。
第三輪增持耗資23億元
2012年1月9日,中行尾盤在二級市場上出現異常放量,尾盤大單一錘砸到2.9元,又迅速拉起,尾盤硬是又拉上2.98元,股價形態是一條長長的下影線,成交量更是創出天量。
1月9日當天截至收盤,中國銀行的成交量達1.39億股。“縱觀中行一季度每天正常的交易量也就在5000萬股左右,最多也在7000萬股上下,而9日當天多出來的近1億股可能來自于匯金在二級市場的掃貨。”業內人士坦言。
除中行外,匯金在一季度也增持了工行5032萬股。上述分析人士認為,如果匯金是在同一天增持的中行和工行,則匯金在工行上的投入大約為2.18億元。該人士表示,這可能是匯金再次出手增持銀行股。
4月6日工商銀行和中國銀行發布的公告表明,中央匯金一季度再度增持兩家銀行股份。按照工行、中行一季度的加權均價4.36元/股、3.01元/股統計,動用資金約達4.7億元人民幣。此輪增持后,匯金對于中國銀行總持股上升至67.63%,對于工行則總持股升至35.43%。
從2011年10月10日起,為維護市場穩定,降低四大行資本金壓力,匯金公司就開始了第三輪增持四大行的計劃。本報記者從四大行年報中發現,2011年四季度匯金增持農行達3.09億股,增持中行達1.48億股,而增持建行0.9億股,增持工行0.53億股。
以四大行2011年四季度加權均價計算,四季度增持農行匯金耗資最多,達8.04億元,其次是增持中行耗資4.3億元,建行4.2億元,最后則是增持工行耗資2.2億元。匯金在去年四季度共耗資約18億元。
至此,從去年10月以來的第三輪增持,匯金已經耗資將至23億元。
其實匯金已多次充當許多專家呼吁建立的A股市場平準基金的角色。“在A股低迷下跌不止的時候,匯金該出手時就出手,為的就是給予市場信心。”此前經濟學家韓志國告訴記者。但問題是,匯金除了給予市場信心之外,還能留下些什么?
治標不治本
2008年9月19日,金融危機風聲鶴唳,而當時上證指數[2359.16 0.35%]已經跌破2000點,似乎仍止不住跌勢。此時,匯金出手,分別增持工行、中行、建行各200萬股A股,消息公布當日指數上漲9.5%。數據顯示,首輪增持股指最大漲幅達83%。
匯金的第二次出手是2009年10月,當年10月11日當天,三大行同時公告稱收到匯金的增持通知,次日上證指數沖高回落,收盤微跌,當天大盤上漲4.76%。對比2008年、2009年的增持為股指貢獻了20%的增幅。
匯金的第三次增持,“提振市場信心”再次被提到首要位置,但匯金真的能扭轉市場頹勢嗎?
大盤的表現卻沒有隨之漸入佳境。2011年10月11日,上證綜指最終收于2348.52點,僅微漲0.16%;深證成指[10043.72 0.36%]收于10065.47點,下跌1.04%。“這是近幾次匯金增持銀行股次日,A股表現最差的一次。”國都證券研究所許維鴻告訴記者,一輪一輪的增持下來,匯金也只是治標不治本。
以中國銀行為例,從2011年10月10日收盤至4月14日收盤,區間漲幅僅為7.02%。對此在2008年至2009年的增持行動期間,中國銀行A股股價低位2.82元上漲至4.77元/股,漲幅高達69%。
相比中國銀行而言,工商銀行在過去半年匯金的增持行動中表現大為遜色。該股股價從2011年10月10日至2012年4月14日漲幅為9.55%。“由此可見本輪匯金持續增持的效果已較以往大打折扣。”許維鴻坦言。
此時的答案是,維穩意義越來越大于實際意義。
事實上,中央匯金增持后,股價快速見底。因此,國泰君安(中國香港)認為匯金的此次行動能夠提振銀行股的投資氣氛,特別是對大型銀行如中行、工行、建行和農行的股價有利,因為它們更受匯金青睞。
匯金并非神奇“尚方寶劍”。銀行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此前就直言,要想改變目前股市的低迷,就要學習此前股權分置改革的經驗,強迫上市公司分紅,讓股民得到利益,從根本上增強投資者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