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是一個城市的脈絡, 從中可以看出。脈絡通,則發展暢。然而,交通擁堵作為城市脈絡的一個瘀結,給人們日常出行造成了諸多不便,已然成為制約城市發展的癥結之一。為緩解城市擁堵,社會各界正在積極探索治堵方案。政府有關部門集思廣益,接連出臺多項治堵措施,有的政策不可謂不強硬,但最終收效并不明顯。城市規劃部門深刻反思城市布局的弊端,但短時間內要改善現狀的可能性不大。交通領域的專家們群策群力,通過分析國內交通現狀,提出了國際公認治堵方案—城市智能交通”此方案旨在通過信息化升級傳統交通行業,以期改善城市交通擁堵現狀。這從技術層面為治理城市擁堵提供了一個可行性方案。
科技改變生活。城市智能交通概念自提出以來,就引發了人們熱切關注,一時間“城市智能交通”盡顯繁華之態勢,成為炙手可熱的事物,并且數年來經久不衰。
日前,2011智能運輸大會在天津落下帷幕。作為主題分會之一的城市智能交通分論壇”也是備受矚目。從會議現場,記者感受到政府管理部門、企業及高校專家、學者對這一概念的高度關注以及對相關技術問題的探討熱情。盡管我國城市智能交通起步較晚,其發展過程中也存在著諸多問題,但面對智能交通的未來,大多與會者對其改變城市擁堵現狀仍持有樂觀態度。
這種樂觀是有根據的因為智能交通已在一些方面取得了成績,或其相關核心科技正處于緊鑼密鼓的研究試驗階段,可企及的巨大發展潛力正在等待發掘。比如交通信息服務系統(ATIS可破解道路資源使用不均問題,交通管理系統(ATMS可提高管理者效率,公共交通系統(APTS可填補出行需求,車輛控制系統(AVCS可降低事故幾率,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ETC能夠提高通行能力,還有現在備受關注的車聯網技術更是將智能交通的技術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毫不夸張地說,城市智能交通是一輪翻天覆地的信息技術革命浪潮,或將引發交通運輸行業的一場革命。
每一種新事物的產生,順應社會發展的結果。每一種新事物的發展壯大,尤其是一種新科技的推廣應用,更離不開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
科技部在十五”國家科技攻關重大專項中安排了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開發和示范工程”項目,該項目以中心城市和高速公路相關應用項目為龍頭,城市智能化交通管理、公共交通系統、交通信息服務、跨省市高速公路聯網收費、高速公路智能化管理以及智能交通系統的產業化和基礎性工作等方面開展科技攻關和應用示范。
今年,交通運輸部公布了交通運輸“十二五”發展規劃》下稱“規劃”規劃中明確提出,未來五年中國要按照“適度超前”原則,推進交通信息化建設,大力發展智能交通,提升交通運輸的現代化水平”
政府部門對智能交通是支持與鼓勵的從管理角度為智能交通發展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政策環境,為智能交通的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政策引導,對促進城市交通智能化具有積極的推動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