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金企業要怎么生存?看著手上一張一張被廢掉的訂單, 就目前的國內市場來說。望著身后堆著滿滿的貨架,五金行業做了數十年出口生意的老王真正感到經濟危機給五金行業帶來的繁重打擊。
面對中國巨大的市場,大量岌岌可危的五金企業開始經歷由’入口向內銷’艱難蛻變。近日舉辦的五金科技創新大會上,天津南方五金機電城有限公司董事長陳英面色凝重告訴筆者。一方面,中國的高端品牌被國外廠商牢牢控制,另一方面,大量小作坊式的五金加工廠,憑借低廉的價格掌握了低端市場,讓踏上這條"國內求生路"眾多五金機電企業走的愈發艱難。
公司90%以上作出口訂單”會議中,浙江義烏一位五金生產企業負責人這樣告訴筆者,回憶起年初時生意的火爆,仍是一臉的欣喜,公司的質量還不錯,和國外很多的老客戶都堅持很良好的合作關系,盡管是貼牌,但是市場好,訂單量很大,通常訂單都是一個接一個的來。
旺盛的需求也帶動了整個五金產品整個產業鏈上產品價格的上漲。統計數據顯示,五金產品上半年價格漲幅達到30%以上,同時,原材料鋼材平均價格在三月初已經達到5570元,上漲幅度40%八月份曾一度突破6000元,同時銅的價格漲幅也達到歷史新高。
市場好加上價格高,那個時候大家的激情很高,盡管原材料價格很高,但還是有很多企業都購進了大量原料加緊生產。這位負責人告訴筆者。
寒冬一夜間席卷了全球,迅速到讓人措手不及。隨著大批企業紛紛倒閉,靠出口吃飯的五金企業猛然醒悟“好日子已經一去不返。開始是訂單量一天比一天減少,后來以前簽好的訂單也有很多被‘棄單’一個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告訴筆者,不只上半年被拉高的價格迅速下滑到原位,甚至還往下跌了10%
而來自美國商務部的一份報告顯示,美國零售額已經連續五個月下跌,11月份與五金直接用戶的汽車行業,銷售額下降2.8%而五金店銷售額也下降1.2%
市場價格這么低,經銷商基本利潤僅僅只有5%對于生產企業,面臨存貨很大而且都是高成本生產,只能是買一個虧一個,而且產的越多日子越難過。這位業內人士對筆者坦言,很多生產企業膽子小了很多訂單也不敢接,怕自己花費原料把東西做出來,買家又付不了錢。
這個時候,一直以來專注外銷的眾多五金機電生產企業開始把眼光轉回到國內市場。同時,一些國外品牌也開始紛紛進駐中國市場。中國的市場相對穩定。再加上國家宏觀調控多項措施的出臺,市場潛力比較大,也成為很多廠商下一步爭奪的重點。中國市場學會理事長高鐵生在會議發言中指出。據了解,為了應對經濟危機,繼國家出臺四萬億擴大內需投資計劃后,近期召開的中央經濟會議上,又一次明確了保增長促發展”為明年的工作重點。
對于以前只專注做出口的五金機電企業來講,轉向國內市場面臨很多考驗。來自山東省萊州市五交化有限公司的董事長王崇波說。告訴筆者,一方面,五金入口型企業大多都是貼牌生產,沒有形成自己的品牌,另一方面,耐久以來為國外市場服務,也使企業從生產到流通形成了一套固有的模式,而產品的開發也主要針對國外市場,對中國市場掌握缺乏。
幾個外國某品牌已經牢牢控制了高端市場,同時,小作坊類的企業依靠‘劣質低價’低端市場的份額很高。而這類入口轉向型企業,既沒有品牌知名度和國外公司爭奪高端市場,又不能和小作坊類企業‘拼價格’這個時候想打開中國市場,對于這些入口型五金企業非常困難。補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