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隨著核電、風電等清潔能源的投資力度加大, 國能源裝備制造業至“十一五”末已有較大投入。大型鑄鍛件、環形本體(如汽輪機殼體)大型復雜件、大型平面加工和半圓體加工、葉片、葉根加工以及各種泵體、泵閥制造等,對重型立車、大型落地銑鏜床、超重型的龍門鏜銑床、五軸聯動機床、數控拉床以及各種高檔立、臥加工中心,以及相應的數控刀具、量儀都將提出新的需求。
中國能源產業在十一五”期間堅持“優化發展火電、有序發展水電、積極發展核電、加快發展氣電、大力發展風電。方針。目前, 為滿足國民經濟的發展。國發電裝機容量8億kW排名世界第二。截至2010年6月底,核電在建23臺,占世界在建57臺機組的40%十二五”期間,中國核電建設將進入高峰期,同時還將加緊開發海上風電項目。預計到2015年,國投入運行的發電裝機總量需達到12.6億KW將位居世界第一。
電力行業還將保持一定的增長速度。國政府已經對世界正式許諾,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左右。要達到上述目標,必需加大能源結構調整,大力發展新能源和再生能源。優先發展的核電的裝機比例,力爭2020年核電占電力總裝機的比例達到5%以上;要擴大核電站發電規模,從目前的100萬千瓦發展到170萬千瓦,所投入資金也將遠大于原定的70007500億元;要盡快形成每年1000萬千瓦以上的裝備能力,打造67個“風電三峽”水電力爭在2020年裝機規模達到3億千瓦左右;要進一步實施西電東輸等重點工程,更大范圍內實現電力資源的優化配置,促進水電的科學經濟利用;煤炭發電要貫徹上大壓小方針,淘汰落后產能;鼓勵建設能耗低、大容量的高效環保發電機組,積極推動煤電一體化進程。
為能源裝備制造業拓展了市場空間的同時, 能源結構的調整。也為機床工具行業發明了新的市場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