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有一篇關于巴斯夫集團宣布將旗下建筑化學品業務以31.7億歐元(約合人民幣246億元)出售給其他公司的文章。 消息爆出時,一時間輿論嘩然。畢竟這可是行業內的龍頭企業,難道連它都淪落到賣廠的地步了嗎? 據公開消息,早在去年秋季,巴斯夫CEO薄睦樂就化學建材業務與其他業務領域協調效應不明顯、盈利能力不抵預期為由宣布將剝離該業務。 大環境下,宣布賣廠的大企不止巴斯夫一家。 2019年,多家國內外龍頭企業對其部分業務、廠房、設備、甚至是子公司的股權進行了剝離、出售等,力求進行轉型升級,來改善盈利不佳等情況。 小編盤點了一下今年曾宣布出售業務或股權的公司: 3月4日,贏創與安宏資本簽約,以30億歐元的價格出售甲基丙烯酸酯業務。 6月10日,重慶市佐能化工有限公司100%股權及相關債權在重慶聯交所掛出轉讓預披露信息。 6月27日,天德化工公布,該公司間接全資附上海德弘化工有限公司擬向竇京忠出售江蘇春曉醫藥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全部股權,代價為人民幣99萬元。 7月11日,圣萊科特國際集團宣布一份協議。根據協議,該公司將其全球工業樹脂業務與巴西特色業務的大部分售予亞世科化學(ASKChemicals)。 8月,美國普立萬以7.75億美元現金向SK Capital Partners出售其Performance Products&Solutions部門。 8月6日,德國拜耳和朗盛聯合宣布,將化工園區運營商Currenta的股份出售給麥格理基礎設施和房地產(MIRA)所管理的基金。 8月7日,亨斯邁宣布,其已與Indorama Ventures達成最終協議,將把包括PO/MTBE在內的化學中間體業務和表面活性劑業務出售給后者。 8月12日,朗盛宣布,將其鉻化學品業務出售給中國一家皮革化學品制造商——兄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Brother Enterprises)。 8月14日,巴斯夫、索爾維和道默化學達成協議,同意由道默化學收購索爾維歐洲聚酰胺66業務。 8月29日,巴斯夫宣布與日本精細化學品公司DIC達成協議,向后者出售全球顏料業務。 9月,科思創簽署一項協議,將其歐洲的聚碳酸酯(PC)板材業務以1.3億歐元的價格出售給Serafin集團。 9月24號,巴斯夫將把旗下的超濾膜業務出售給杜邦。 10月14日,阿科瑪宣布擬將其功能性聚烯烴業務剝離給SK綜合化學(SK Global Chemical)。 10月31日,科萊恩宣布成功地將其醫療包裝業務出售給阿森納資本合伙公司投資成立的一家新公司。 11月,科思創正式完成向H.I.G.Capital出售歐洲聚氨酯系統料業務。 11月15日,朗盛公司宣布,將其在南非勒斯滕堡鉻礦的74%股份出售給南非鉻粉礦供應商Clover Alloys。 11月18日,關西涂料株式會社(Kansai Paint)出售在華合資公司股份,關閉在華一家工廠,以及在華一家公司的業務退出等。 12月16日,杜邦向美香料商International Flavors & Fragrances(IFF)出售營養及生物科學分支業務,作價262億美元。 12月19日,科萊恩已同意將全部色母粒業務售予普立萬。交易價值為15.6億美元。 今年的市場風云變幻,低迷形勢下,即便是龍頭企業也無力支撐非核心業務,只得割讓城池。 大體量的企業尚且如此,更不要提被政策與市場雙雙邊緣化的中小企業,賣廠、破產者不在少數。 未來能夠在殘酷的市場中生存下來的中小塑企,一定是擁有比其它企業更強的感知力,能夠對市場做出快速反應的企業。 在此,小編建議各位料友上俺搜查看材料行情,不要錯過下手時機。還有更多上海賽科PP、獨子山石化PP、吉林石化ABS、寧波臺化PS等材料的近期價格走勢,此外魯西PC、神馬PA66 、奇美PMMA等16+材料最新塑價也可上俺搜查看哦~